去年我经过反复比较和咨询,最终决定入手一艘10座的海星68运动艇,总落地价大约398万元。
说实话,当初很多人都认为游艇都是千万级别的奢侈品,但如今国产厂商真的是内卷得厉害!像珠海琛龙、厦门瀚盛这些品牌都有不少30米以下的性价比款,裸船价一般在280万到450万之间,加装雷达、电动遮阳棚等选装件后也不会超过550万,这样的价格对于初入门的朋友来说已经相当友好了。
我选择的这款海星68,不仅配置了液压游泳平台和碳纤维甲板,还在细节设计上做足了功夫。不过,入手游艇只是开始,后续养船才是最大的“烧钱”环节。比如深圳湾的泊位年费大约18万元,每次出海油费至少2000元(毕竟双沃尔沃发动机动力十足,但油耗也偏高),而保养费按照船价的3%每年计算,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。
为了降低部分固定成本,我建议新手可以先加入游艇会,共享泊位能节省大约一半的停泊费用,而且还能在使用中学到很多实用的保养技巧。
记得有一次,我朋友的游艇因为船锚意外刮坏了防波堤,维修费用高达7万元,幸好当时买了全险,保险公司承担了90%的赔偿费用,所以大家一定要对保险条款格外重视。
总体来说,国产游艇在性价比上已经能与进口品牌一较高下,但养船过程中的细节管理和后期维护却是一门大学问。对想入门的朋友,我建议先从租赁体验开始~
去年,我们工作室购入一艘10座的意大利进口游艇——阿兹慕S6运动艇,含税总价约1220万元。
其实,在意大利游艇市场中,10座艇主要分为三大档次。
经济型产品价格一般在600万到800万元之间,适合商务接待;性能型艇的价格在900万至1300万元之间,比如阿兹慕和圣劳伦佐系列,不仅航速可以达到35节,还兼具运动感和豪华感;而奢华型则动辄2000万元以上,例如丽娃的开放式游艇,配置再豪华,后期维护成本也堪比买辆保时捷。
我们团队选择的是性能型产品,这既能满足日常商务接待的需求,也能在休闲时提供极致的驾驶体验。
购买过程中,大家一定要留意关税问题。意大利游艇的关税大约占到23%(增值税13%加消费税10%),如果不加以优化,成本会大幅提升。我们经过详细比较后,选择了自贸区的平行进口渠道,成功节省了大约90万元的关税支出。
设计阶段我们花了整整3个月,不断修改图纸、调整内部布局——记得有一次为了调整舱内照明效果,修改费用就达到了47万元;另外,为了实现个性化定制,我们还更换了陨石纹碳纤维地板,增配费用82万元。
如果你想购买同款可以参考一下哦~
10座游艇的选择尤其讲究性价比和后期使用的稳定性,我个人建议关注2018年以后符合国五排放标准的型号,这样不仅环保还更省心。去年,我帮一个客户淘到了一艘圣斯克Sunsport 52,这艘艇原厂标价860万元,但由于船龄已达5年,经过多轮砍价,最终成交价竟然低至378万元。这样的折扣力度在二手市场中绝对算得上是捡漏,但随之而来的隐患也不少。
二手游艇市场就像是一片大海,表面看似平静,实则暗藏漩涡。记得有一次,我在验船时发现卖家把发动机的实际小时数做了手脚,本来显示为300小时,实际上早已超过700小时。这样的数据造假不仅严重影响船的保值率,更在后期使用中可能会引发大问题。
除了发动机,螺旋桨轴的磨损情况、船底是否有盐渍腐蚀,也是我每次验船时必查的重点。曾有一次,一艘船的舱底发现大面积盐渍,后续维修费用足以让买家望而却步。
除了技术问题,二手交易流程中的风险也不可忽视。我通常建议朋友们多参加厦门五缘湾或清水湾的游艇展,这里不仅能近距离接触各款艇型,还能直接与船东交流,了解真实情况。
年底正是船东换新船的时期,砍价空间非常大,许多老船东为了快速脱手,会做出较大让步。但在交易时,切记“三不买”:绝对不要购买曾长时间泡在海水中的艇,不选那些大幅改装过动力系统的产品,也不要选择东南亚进口的拼装船,因为它们往往存在较多隐患和高昂的后期维护成本。以上我的经验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!
已有账号?直接登录
问题反馈
添加图片
举报评论